目前分類:劇場 (364)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 Sep 02 Fri 2011 11:34
  • GO

天空晴了,氣溫熱了,我的身體暖了。

暑假結束了,團體開課了,恢復每週固定帶常態團體的生活了。

下半年的計畫,大部份是延續性發展的社區或社群團體。經過上半年偏重團體建立與練習創造性表達的方向,接下來我們要來探索:我們的故事是什麼?我們關心什麼議題?我們要怎麼說?

經營新團體是挑戰,經營舊團體是另一種挑戰,每個團體的屬性與背景截然不同,我知道接下來必然會有壓力與不順暢的時刻,但我非常願意微笑承受,並希望我更潛定吾心,專注於敏感與理解、吸收與整理、開放與鼓勵。

就讓我像這首MV裡的人們一樣,每當輕涼的海浪向我拍來,不管是疾是緩、是重是輕,世界的速度會自然而然瞬間變慢,讓我可以專心享受每個浪爽舒服的當下。

林梵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Aug 23 Tue 2011 23:38
  • 走過

前幾天重新整理房間,整理我對事物擺放的邏輯。

發呆了許久,我決定在窗前新面貌的桌上,將石頭排成一排 — 我曾在台灣不同的角落遇見它們。

P1190849.JPG

整理完後,我打開電腦看無垢的「觀」DVD。

印入眼廉,行者在一條長長的河中,將長長一排的黑色石頭,漫漫又悠悠的印記,一顆一顆拾起。

林梵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DM-final.jpg  

 

我參與的「台灣被壓迫者劇場推展中心」今年特別邀請以色列社區劇場的講師
於九月到台灣主持【與偏見相遇】戲劇工作坊與座談會
詳細介紹與舉辦日期如下

林梵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今天上午,帶完歷時四個月、現階段最後一堂的單親家長團體,我整個人雖然放鬆,跟著大家吃美食聊天,我的腦中還是忍不住在思考。

我在咀嚼成員們近來反覆提及的:「大家變成像一家人」的這件事。

從看似發散的個體,到可以和諧共處的團體,中間經歷的過程是什麼?

我是活動引導者,我當然知道中間經歷過什麼,不過我在思考的是,這個由活動推進的過程中,醱酵的東西究竟是什麼?有什麼東西的質感改變了?而這份改變是如何傳遞的?這群因現實限制而無法穩定出席的媽媽們,是如何在間斷的來去之間,感受到「變成一家人」的這件事?

而,「變成一家人」這件事,對於本類型團體的意義,又呈現了什麼樣的重量呢?

林梵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P1180962.JPG     

你跟妳跟他跟她,上台前泰然自若,上台後依稀輕鬆,面對台下特地前來觀看的五、六十位觀眾,沒有絲毫彆扭。

短短共渡七堂課期間,我曾經著急於大多數成員的不習慣表達、不習慣討論、與不習慣做自己意見的真正主人。但著急無助於事,於是我必須選擇更放鬆,讓出可能的空間,讓自己、也讓大家「一起」練習激發、統整出共同的想法。

我希望在這次「演出目標」明確的短期課程中,可以儘量無聲無息地吸納每個人的獨特。

每個人都有一樣的權力說自己的想法,每個人都對這個團體有影響力,每個人都能貢獻自己的特質,我說的「每個人」,沒有錯,就是

林梵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歷經八堂課簡短的編排,今天晚上布袋的內田慶和軒朋友們,要在戶外的劇場空間,呈現一齣有媽祖、土地公、州南鹽田上老百姓的小故事,搭配熱鬧的北管音樂。

這齣戲將為十月「謝鹽祭」的表演,進行第一波的醞釀起頭。

來喲,來喲!

P1180934.JPG    


林梵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今晚去看澳門足跡劇團二次來台演出的「境遇」,這次他們加了一些獨白與一位年輕新演員,在Masa Loft原有的空間氛圍與聲響中,悄悄上演。

坐在第一排,心裡融著前幾天自己才剛才澳門回來的所見所感,同時惦記著這次在足跡劇團3F劇場圖書室中讀完的「抵岸」繪本。

事隔一年,我看著相同的偶角們,帶著相同的行李在我面前出場,心裡多了許多衝撞。

看到勇先生手上捧著一家人的剪影相框,又看到他打開行李,展開親人的倒影。真情凝在瞬間,可以攜帶卻不能真的帶走。我的激動仍然彰顯,阻擋不了兩行清淚。


林梵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Jun 12 Sun 2011 13:42
  • 準備

這個禮拜,一樣好忙好忙。

帶的各個團體劇場課,繼續穩定發展,也即時順利剪完五條港計畫的紀錄影片。

有意思的是,在剪接影片與現場訪談拍攝的過程中,對於「藝術介入」的意義及價值,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因為得以與自己的民眾劇場實踐工作,互相映照與看見,讓我對於實踐的細緻與貫徹,有了更多反思。

待會就要飛澳門了,期待這一週的交流,可以讓我放空目前的工作量,但也同時打開心、打開眼睛,去承接跟澳門朋友互動的時時刻刻,然後用最誠懇而真實的態度,跟他們進行工作坊,試著達成雙向均有所收獲的互動。

一個星期回來後,我很期待,跟我的社區/社群夥伴,再次相聚。

林梵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把社區朋友分享的故事,化成演出的過程中,我看見藝術性創造的力量與神奇,也看見社區朋友參與其中的不同轉化,還有真實生命經驗化作「演出」呈現的另一種意義。

藝術美學的發展本來就源於平凡的生活,是在後來各種轉化與建/解構過程中,逐漸趨向精緻。

當民眾取向的第一線工作者帶著戲劇、影像、美術….等工具媒材,進入社區或團體,必須有柔軟的接收與轉化能力,讓藝術的創作從大家的生活經驗出發,讓藝術的創作「重新」成為生活的一部份—大家只是「重新」記起自己本能的、直覺性的創作表達狀態,而不是被「外加」了某種能力。

我由衷信仰走到第一線、與民眾一起進行的藝術文化行動,因為我相信它們會帶來軟性而深遠的社會影響力。

藝術不該是艱澀的語言,而應該是每個人生命中的空氣、陽光、水。

林梵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目前正在帶兩個社區排戲,每次進入社區的劇場課排練階段,我總難免與「拉扯」為伴。

P1160002.JPG

表面上,我在面對的是處理團體共識。

但其實我覺得我在面對的,更主要是,在跟社區朋友工作時,對「美學藝術性」的思考。

林梵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Pei是我們「台灣被壓迫者劇場中心」的夥伴,去年我們一起去巴西參加IDEA世界年會,那時她聽了一位以色列學者的發表,與被壓迫者劇場有關。Pei聽了感到蠻有興趣,於是向他索取他發表的文章內容,也在他的同意下,讓我們翻譯成中文。(預告:中心即將邀請對方來台進行工作坊,敬請拭目以待)

他的實踐計畫,處理的是「偏見」議題。他讓兩群彼此懷有偏見、刻板印象、距離感的族群(如:阿拉伯人v.s.以色列人、大學生v.s.監獄囚犯...),透過劇場媒介與美學空間的概念,嘗試面對面、與對方合作,進而開始理解彼此、接近彼此,也許未來還有和解的可能。

我在這個實踐行動的描述中,所理解到的核心意義在於:

有時人與人、族群與族群的誤解與仇恨,是在長期結構性的積累與影響中慢慢塑成或加深,所以有時,也許我們其實並沒有真正與對方有任何實際接觸,但我們早就「學會」要去討厭對方,或早就「學會」把某些人跟某些特質/名聲/形象,畫上等號。

有時我們認識「非我」族類,憑的是刻板印象、主流價值觀,而不是因為我們跟他們實際互動過。在現實中,我們很難避免不戴著某種有色眼鏡,去注視這個世界上的某些族群。

林梵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Dec 08 Wed 2010 01:15

今天跟土城鄉音劇場的夥伴,到偏僻的土城國小城西分班,為十來位低年級同學演生命教育宣導劇。


這次參與演出的演員,九成都是SY老師的左鄰右舍,她們八月時才開始加入我們所執行的安南區社區劇場課程。


林梵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對於playbacker常提及的「服務」這個詞,我自己有一些存疑。

 

◎ 所謂的「服務」是指誰對誰呢?

◎ 你如何認定或知道別人「需要」我們為他們「服務」呢?

◎ 在說「服務」的時候,心裡是怎麼看待我們與觀眾之間的權力關係的呢?

林梵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Nov 24 Wed 2010 19:49
  • 接受

 

接受自己以一個真正的「人」的姿態,站在playback台上。

 

對我而言,演playback其實跟我們正在親身實踐的工作一樣,當我們進學校跟同學上課、當我們進社區跟民眾工作….,不管去的場域及面對的群體為何,我們一直就是「我們自己」。

 

林梵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大前天南大戲劇所研討會的演出結束後,南飛夥伴們接收到許多正面回應,一個接一個。我們看見一張張的笑臉在我們面前停佇,開口訴說心裡的欣賞與喜愛。


承接別人的熱情回饋,越聽越不知該如何適當回應,我反而開始戒慎恐懼起來:「什麼是『好』呢?」

林梵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海佃:「蛻變」

P1110716 s.jpg

土城+淵中:「距 • 離」

P1110856.JPG

林梵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進入排練的尾巴,課堂上互動與投入的狀況也有了不同的質地,開始長出課程本身以外的花朵。

歡迎來參加,看看這群可愛的社區女性,演出生活裡的故事。

 總海報-菅仔埔社區劇場成果交流同學會1110.jpg


林梵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菅仔埔的故事 — 台江地區「社區劇場」計畫

成果交流同學會

P1090837.JPG  P1100526.JPG
土城.JPG
海佃s.jpg

林梵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Oct 22 Fri 2010 01:22

今天從安南區土城上完課回到東區的家中,心情平靜自在。是的,我察覺到自己的平靜自在。

 

上完課後,回程車上跟夥伴聊起我們「鄉音劇團」這個社區劇場團體。多位夥伴因考量家庭、健康、工作、個人志趣...等面向,所以有人請了長假、有人無法再繼續參與,剩下的固定出席成員約剩7、8人,目前有幾位新進來的成員,加起來一共約十位出頭,出席穩定度仍在觀察。 

 

未來我們該怎麼發展呢?

林梵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Oct 16 Sat 2010 20:43
  • 激烈

那天去成大參加「殺人影展」影片播映,看" At the death house door",映後由成大法律系李佳玟、許澤夫兩位老師座談。


整個座談過程,對我而言非常「激烈」。


林梵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