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Oct 23 Wed 2013 00:23
  • 轉向

這學期帶團體有了轉向,更聚焦將劇場作為社會工作/教育的媒介,跟兩個長期作伙的團體夥伴一起展開探索生活政治性的旅程。有些討論過程開啟我的眼界,那些源自生活的議題好親切也好重要。

就在今天特別感受到自己的幸運,這一路可以用自己最真實的模樣帶領課程,不需客套也不需強迫自己什麼都懂,重要的是過程是否真心相遇跟全然信任—相信每個人的獨立及主體性。我們要做的是一起打造讓彼此可以專心覺察、保有自由的空間,用新的眼光來看平常的生活。

我自己曾有過的深刻學習經驗都發生在「人」身上、在互動對話的激盪中,每個人都是「老師」,而不是只有帶領的那個。

 

P1130604    


林梵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Oct 21 Mon 2013 21:27
  • 很好

逃不掉的秋意帶來無精打采,一早起床帶團體課讓我睡眼惺忪,緊追不捨的書單及工作壓緊了呼吸頻率。

懶得說話、懶得交際,這世界若只有音樂跟身體一定很好。


林梵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Oct 20 Sun 2013 23:07
  • 收穫

兩天參加影展有很多收穫,我喜歡座談的有料與談人從他們的專業,為觀眾拓展影片本身以外的思考刺激,沒有絕對的答案但必須有機會練習去想。

 

思考很慢的我到座談結束後才突然整理好自己的疑問,跑去問法官,他說他對一切事情的懷疑態度並不是當初法學院給他的訓練,而是將近20年實務經驗的領悟,為了不被特定立場影響,必須對所有事保持懷疑,讓證據帶著他,而證據(尤其是人的證詞)總會有疏漏,所以必須交叉比對,看每件事有沒有相關證據支持它、或是矛盾。

 

另外我跟他說剛才忍不住將法院跟醫院兩個領域連結在一起,因為都是由專業知識建構而成的獨立體系,我們一般民眾如果有事進去,對一切運作的細節都不熟悉,必須把自己交出去、交給這個體系裡的工作者,發言權變少。當現今醫療人員面臨醫療糾紛頻傳、醫病關係緊張的處境,我好奇那法院有什麼機制可以掌握工作者或執行工作的品質。他說各領域都是「內行人看內行人」,所以品質的掌控勢必由專業工作者來評估專業工作者,比如說律師工會來評估法官。至於一般民眾可以評分的主要部份大致就是法官的態度。

林梵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對傅柯來說,研究知識是為了揭示知識同社會制度的關係,知識同社社會中活動著的行動者和統治者的關係,也是為了研究知識同社會中的人之思想體觀念及其思維模式的關係。

我還在適應回到學院體制、進入研究所的種種運作,關於課堂上談的事、師生互動模式、課堂上想要走去哪裡、理論跟實務/理論與現實世界的連結...等等,有些很不適應,很多仍在咀嚼,自己的、他人的。但至少我愈來愈清楚自己可以怎麼面對擺在桌上的理論,對我真正重要的是理論跟現實生活之間的互動關係,而不是關起門來談得艱澀愉悅,所以表達方式的平易近人也非常重要,我必須謹記在心,要轉化、要真正地傳遞。


林梵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早上讀報,嘉縣縣長張花冠的涉嫌收賄官司開庭,她雇用3位律師代為出席,對面的年輕檢察官孤軍力搏。

整篇報導強調兩邊資歷(及實力?)的落差,還特地列出兩張照片:一張是3個資深律師一字排開;另一張是年輕檢察官的單薄身形。

兩方的力道落差雖然是該報導重點,我讀的時候卻忍不住顧著想:「哇,請得起3個律師來為自己辯護。」(要花多少錢呀?)

晚上「殺人影展」五部片中,我看見不同故事裡那些擔心、害怕、難受的家屬,對兒子被關入獄有相似的不知所措,他們或掉淚、或懇求呼籲、或想辦法奔走尋找資源。

其中,一部片拍到一群家屬到新加坡政府前面表達訴求(希望不要判兒子死刑),有個一閃而過的鏡頭突然強烈吸引我的目光:每位家屬同時低著頭、萎著肩、眼神低垂、嘴角往下。他們相似的身體語言及能量,讓我瞬間想起早上看到的那則新聞照片—臉部表情看來似乎蠻放鬆的3位律師。

林梵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交出去的這篇心得「短」文,很心虛地一點都不「短」,好難。

-------------------

我在印度與斯里蘭卡,草根組織的劇場實踐之旅

分享人:曾靖雯

林梵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這些生命故事的本身是選擇,也不是選擇。」

昨晚結束後今天全天昏沈,這麼耗神?
心裡無比渴望的、一直錯過的、無法簡單靠自己掌握的。
我、我們、他/她、他們、牠們、它們。


林梵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Oct 14 Mon 2013 17:47
  • 光譜

最大的自我提醒就是希望不要以個人短短一個半月的遊歷,簡化了印度及斯里蘭卡的社會生態。完全講不完的時間失控,除了說明我還需要檢視分享的重點跟節奏,更再次提醒我那些歷史脈絡的重要。

不可能跳過「過去」而直接看「現在」,也不可能不反思「現在」就期待「未來」,這是老生常談,卻總是這麼重重地提醒我。

我非常非常喜歡印度,不因為它完美,或因為它是金磚四國(翻白眼),而是它教會我兩個極端中間還有太多層的光譜,而我可以在裡面看到什麼?

要來好好唱一下這首歌。

 


林梵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前天晚上第一次走到全棟燈火通明的松菸誠品前,好像走近揮手的「格調」世界。是否背後的夜太黑、週遭的菸廠太矮,為何那整棟高聳的漂亮燈火有點不真實?前面寬闊的廣場讓我覺得稍微心安,沒有馬上被吸納進某處的安全感。

裡頭處處有型的店家擺設跟店員,被展示在玻璃隔間的生產過程像是一場秀,人們在外面看,裡面盡責保持有型的創作,看得懂就知道什麼叫價格,標在售價表上的連串數字可能真的只是看得見的一部份。

看完漢娜鄂蘭的挫敗與拉扯,一醒神趕快走出乾淨漂亮的品味建築物,走進昏黃樹影籠罩下的松菸廠中,喘了一口氣,但還是得走進夜未眠的忠孝東路。

 

-----

林梵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Oct 11 Fri 2013 21:33
  • 太多

張照堂老師幾十年的攝影作品,哪是我一個上午可以消化完的食量,中午的麵倒是吃很多。

幾位藝文界大老的臉孔那麼年輕而堅毅,照片裡的他們好像在說:自己正在、也即將用日後幾十年的時間專心做眼前的事,畫圖、攝影、寫作、編舞、歌唱...。陳映真在滿滿書牆前閱讀寫筆記的片刻讓我的腳無法移動。

還有一位不記得名字的畫家的老邁父母,站在看似農村屋子的前方,臉上的皺紋,有點糾結的眉頭,不知道他們心裡怎麼看待成為一位畫家的兒子。

唯一的政治人物陳定南、可愛得讓我想捏他的陳達,還有太多我不曾經歷的台灣社會裡的人們。

 


林梵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