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如何看見孩子原本的模樣

這次課程,另外一個讓我感受良多的事,就是「如何看見孩子原本的模樣」。

由於我們幾位夥伴都不傾向採取打罵的方式來對待孩子,而是儘量透過正面的鼓勵語或轉化語,刺激孩子自發地改變行為,所以課程秩序常常是挺混亂的,因為教室裡沒有一個權威的「管教者」,在沒有嚇阻效果的語言強度下,孩子很自然地流露他們自然外放的一面。

在秩序喧嘩吵鬧的情況下,對於帶領課程的我們是一個很大的精神負荷,我猜對社工A及課輔媽媽C也應該是一件很難忍受的事,因為顛覆了其他上課時段孩子應有的乖巧表現。

但是,隨著時間過去,孩子的態度及行為慢慢有了不同的改變,有人的改變比較明顯,有人的改變很細微但令人驚豔,也許只是有個孩子突然熱心地願意幫忙收拾教室椅子;也許只是有些孩子主動積極地拿掃把拖把要清理地板;也許只是有個原本看似文靜的孩子,願意走到前面說故事給大家聽….

為什麼他們改變了?我不確定原因,但我願意相信,孩子們真的逐漸有感受到在每週五晚上的藝術陪伴課程中,老師們絕不罵人也不兇人,而且總是誇獎及鼓勵,所以這個時段大家有機會聽見關於自己好的一面,也願意做點不一樣的事。

另外,我也體悟到,要真正認識一個人不能只從單一面向,而應該從多面向去認識,才有機會看見對方的立體面。

在課程中,我們應該設計不同的媒材與管道,讓孩子有機會以不同方式展現自己,這不僅有助孩子對自己的了解,也幫助大人可以看見孩子的立體面向,減少帶著某種刻板印象觀看孩子的可能性。

比如說,在平常活動課程中,一位常常無法靜下心來、打擾秩序的孩子,在一次觀賞彈琴打鼓的活動中,有機會試打鼓,想不到打得有模有樣而有氣勢,引起大家的驚呼及讚賞,他的臉上顯現了一種奇妙的害羞與自信。我們看見了他在節奏韻律上的能力與自發。

比如說,一位常被認為是害羞內向的女孩,在一次用繪本說故事的課程中,竟然非常主動地自願到前面,用一種堅定愉快的氣態向所有小朋友說故事,而且說得有聲有色。我們看見了她上台時的不怯懦與大方。

此外,在課程進行的期間,我們除了透過課程時間來認識孩子,課程外種種不同的互動與碰撞,都有助我們獲得更多關於孩子的資訊,進而有益課程方向及內容的調整。

比如說,每次上完課後,跟C及A的對話,可以讓我們雙方聽見彼此對孩子的異/同觀點及印象;比如說,上完民權村孩子的課後,跟至善基金會工作人員的對話,有助我們對不同村莊的特質、淵源、發展脈絡等,有更大範圍的了解;比如說,有一天因種種因素而無法進行我們原本規畫的劇場活動課,我們意外擔任孩子的課輔老師,在輔導孩子寫學校作業的過程,我們看見了孩子在藝術陪伴課堂上之外的不同特質與表現。

這些種種過程,讓我深刻地感受到,其實孩子(或每個人)的模樣一直就是那樣,我們是用什麼樣的角度去看他/她呢?如果我們只用單一、有限、制式的視角與管道去注視他/她,然後也理所當然地用這個視角所得到的印象去評斷對方,那麼實在太狹隘也太可惜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林梵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