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8-3/1香港老師 Grad 來台南開一人一故事劇場工作坊,我的心得。
------
關於一人一故事劇場及其他
文/曾靖雯
工作坊第二天的中午,我帶Grad去吃國華街的小卷米粉,湯頭一如以往乾淨甘甜。我非常喜歡這樣的小店,只專心賣一個東西。
專注、純粹。
這也是我這次在Grad的工作坊中、在私下對話中體驗到的,無論是他帶領我們體驗的形體工作,或是他自己對PBT的態度。
兩天工作坊讓我有很多收穫,我非常喜歡Grad的各種提問及提醒,那些之所以迷人,是因為直指PBT、表演、甚至關於生命存在的本質思考。Grad的課讓我看見他真的仔細咀嚼、深思過PBT,而不是創一個新奇的演出形式作噱頭。
Grad在課程中提醒了許多事讓我特別有感,可能因為自己心裡對PBT一直有些感受及反思,但老是處於沈澱、試著整理的過程,而Grad已投入劇場十幾年,時間舖陳出咀嚼的厚度;當他帶來實踐的經驗與智慧,丟出問題引導我們討論,我好幾次感受到,自己心裡還在翻攪思索的模糊面向,似乎開始變得立體—由其是關於PBT核心價值的部份。
Grad提醒大家PBT包含「內容」及「形式」,前者是無論如何者無法動搖的根基—精神、理念,後者是展現PBT的方式,應該擁有各種可能性(尤其是在地化)。我忍不住想起以前學習電影分析時,對電影形式及風格的討論。電影的形式、類型很多,每當有創新形態出現時,我們如何思考它們「是不是」電影?
我喜歡「內容」面的咀嚼及反思,作為Playbacker,內在有沒有「為何而做」、「什麼是最重要」的中心思想及信念,會影響我們的外顯態度及行動質感。也許,我們可以將身體能力或表演狀態操練到驚奇美好,但內在若缺少對PBT之於「人」的價值深思,與故事的交流一定會少了些什麼—也許是靈魂、也許是誠懇的觸動。
直逼本質的提醒及思辨,對我的重要性一向遠超過外在形式的瑣碎討論。所以當Grad帶來的演出形式跟我們習慣的「不一樣」,它還是不是playback?對我,答案是肯定的—迎向觀眾的存在、承接每個真實的分享、演繹故事核心、將演出回送給說故事人,整個過程如果紮實座落在誠懇與對等的態度,並以尊重及開放精神運作,對我而言,PBT的意義已成立,這即「是」playback,不需將自己逼向形式的枝微末節,急著確認自己是否符合規定—「可以這樣」或「不可以這樣」。
不過,雖然我討厭被外在形式綁住,也常反思自己的參與狀態,但曾幾何時,當我前年開始帶領社區朋友學習PBT,竟也不知不覺被侷限在「形式」的思維,要命地給了太多的規範。當我事後看見自己被形式流程制約時,心裡難免沮喪。我真正在意的是儀式感所帶來的穩定性及精神傳遞,而非什麼形式一定要長什麼樣子,而且,究竟誰有資格來定義演出的長相呢?這回Grad的分享,促使我明白自己將以更清明聚焦的意念,調整日後帶領課程的關照。
另外,Grad分享演出形式的「自由」,讓我思索:的確,愈沒有框架,表現愈自由,而自由是限制的相對,框架的存在會幫助我們看見自己在突破什麼、挑戰什麼,就像先有寫楷書的基礎,才知道如何邁向更自由的行書及草書。所以Grad分享的形式自由概念,演出者本身需要有更精準的聆聽同理能力、即興合作及肢體表達基礎,才能在充滿無限可能的時空當下,更自在、更好看、更流暢。
近幾年自己對劇場「內/外」的連結對應關係特別有感,在劇場裡信仰的一切,也希望真的在現實生活中體現,不要虛偽、不要刻意、不要做作、不要傳教,而是真實「活」出來。這次與Grad四年後重逢,在私下聊天、課堂上互動的過程中,總讓我一再連結到劇場「內/外」的思索,意義非凡,心裡很感激如此的相聚及學習。
其實Grad的課程還帶給我許多啟發,但太細也太雜,我懶得詳述,一切盡在心裡,也將在我的劇場實踐及生活行動裡展現。
最後,想以拉威爾的「波麗露」一曲作為本次工作坊學習的總結。
這首曲子從頭到尾不斷重複相同的旋律及節奏,總共循環九次。理論上,相同主題一再反覆應該很枯燥,實際上卻迷人而引人入勝,這正是我在Grad工作坊某個片刻的理解及連結。
Grad帶領我們練習形體演出時,不斷提醒:專注一個動作,一直去做,不要變來變去,專心去做。對我,這不僅是關於形體表演的一段指導語,更是關於整個人生的提醒。我喜歡、也希望用生命專心做好一件事,持續、專心、在細節裡尋找進化。也許外人看起來很枯燥,但只有自己會明白裡頭的迷人及深刻興味。
就像我喜歡去吃的那間小卷米粉,只賣一種產品,用百分百心力烹煮新鮮甘甜的湯頭,雋永令人傾心。我喜歡這樣的小店,也期許自己如此—作一個純粹專心的「人」,及劇場工作者。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