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劇場裡的短短相遇(2/4)

文/曾靖雯 (民眾劇場工作者)

 

   從個人表達  到小組的初步合作 —

在「個人」的身體表達中,我所觀察的重點及設計活動的層次在於:大家是否一次比一次自在,一次比一次放得開,是否能覺察自己在活動中跟他人的互動所帶給自己的各種發現。

 

對於團體中曾經、或正在面臨生命複雜課題的夥伴來說,自在與放得開一方面呈現的是個人身心的放鬆,另一方面也某程度代表了跟整個團體的信任連結。

 

由於建立團體感是本計畫的核心目標,所以我希望可以細細地醞釀信任感的舖陳。

之後循序進入到小組合作的階段,我開始帶入比較結構式、主題式的創作活動,邀請成員們在分組團體中,針對主題分享個人的相關經驗或想法,進行集體討論,練習將不同意見作歸納與統整,最後練習將言語轉化成身體呈現的共同創作。

劇場本身是一種團體性的藝術創作活動,需要有一群人讓它發生;因此它的「藝術性」不只在於呈現的美感,還包含更深一層的「如何跟人互動相處」的藝術。

進入分組創作後,不論設定的創作主題是什麼,我關注的參與重點在於人與人的「溝通」層面:

 

我想說什麼、我被別人理解了什麼、別人說了什麼、我聽見別人說了什麼、我們覺得我們的看法是相同的還是不同的、有共通點還是沒有、我們如何在不同的想法中找到聚焦、我們如何決定什麼是焦點、誰妥協了、誰主導了、誰放棄了、誰在作歸納、如何歸納、我們如何轉化我們的身體語言來進行呈現….

在計畫後期才開始進入的「小組合作」過程中,看起來好像只是在完成一個分組呈現的外在任務,但我認為裡面發生的溝通過程,其實比最後大家呈現的結果還要有意義,因為它某程度呈現出每個人的參與狀態、跟他人互動的狀態,也刺激著大家練習跟不同的人成為一起創作的夥伴。

雖然之後沒有時間再進行更深一層的小組合作(呈現個人生活經歷),不過在這個好玩有趣的分組創作初期,我期待舖陳的是讓已經對身體感到自在的個人,用自然放鬆、愉快信任的心情,跟同組組員因為一個「共同的」目標,一起在互動的過程中,各自貢獻一己之力,想辦法前進。

  

— 從「創造」出發  —

在本系列的劇場課程中,我並不特意、也不急著將大家的現實生活議題設定成課程主題,我主要聚焦於夥伴在每一次課程中的各種創造性表達過程—從個人到團體。

 

我認為在本團體的現實運作條件下、在第一次嘗試劇場課程的階段中,塑造一個機會讓大家有機會作真實的自己是首要的,也必須在這樣的緩慢進展中,一步步去凝聚團體的安全感。

 

「創造」,在忙碌生活中常是一件有距離的事,很多人認為好像要很有才華、有受過訓練、有閒暇的人才有能力「創造」。但在劇場課中,我認為很重要的是形塑出一種氛圍、開放出一個空間,讓大家一步一步在自然而然中,學習順從自己的直覺,安心地進行表達,而不必擔心被評分。

透過劇場課的歷程,讓每個人內在的「自發」與「自由」得以流動,這就是一種珍貴的「創造」,而不是依賴一個「老師」在前面「教」大家怎麼做。

 

當一個人能放開自己,從自己的任何大小生命經驗中去汲取創造的元素,表示他某程度能夠看見自己、感受自己的存在,也願意從自己的狀態中掏出些什麼。

「創造」為什麼在這階段的劇場課中這麼重要?因為「創造」的能力來自原始的真實自我,來自一種對美/圓滿/理想的自然反應,那是本能,是生命原本就有的一部份,只是我們在成長過程中被各種社會框架限制住,也被生命歷程中的種種困頓、拉扯或挫敗而消弭磨損。

 

在團體裡,每個人各有深刻或重大的生命歷程,這條顛簸的路,有人已經走出來、有人還在過程中。在平時為現實忙碌打轉、可能大部份時間都在為別人活的生活中,大家有沒有機會從純粹的「自己」出發,透過創造重新接近自己的能量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林梵 的頭像
    林梵

    此處即彼方

    林梵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