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P1110291.JPG

跟playback劇團夥伴們,一起到高雄「小樹的繪本」咖啡館,看澳門「足跡劇團」的單人偶劇「境•遇」,關於移動、關於遷徙。


劇中有各式行李箱,不同尺寸、顏色、材質、形狀,它們各有不同類型的主人。

每一只箱子,都只有兩種行動,「移動」與「停留」。

「移動」時,有的主人沈重、有人開心、有人傻裡傻氣,他們旅行目的地不一樣,共同之處在於他們一直在各種材質的路上移動,一路與書店裡頭的擺設裝潢相遇。「停留」時,每個主人都打開了行李箱,打開他們藏在裡頭的心房,停在當下,再三品嚐。原來每個箱子都藏著重要的人事物。


*****


選擇使用「行李箱」或「大背包」移動,有很不同的質感。

「大背包」代表了一種自由,代表了擁抱各種可能性的渴望,由於背包的重量全部由肩膀承擔,通常背包客只會希望行李重量越來越輕,所以要學習在旅程中放下、學習丟掉,好讓自己以更少的負荷、更自若的步伐,享受移動的過程;而「行李箱」像是一個縮小版的「家」,它提供了完整而堅固的硬/軟殼空間,讓我們可以放心存入任何我們眷戀的事物,好讓我們所在意的種種,可以隨著我們的移動而移動,不會遠離。「行李箱」既是移動的家,也是無價的保險箱,承裝著任何有形的物件,更承載了各種無法被割捨的情感。

每一次,當箱子打開、又重新闔上,不管主人當下是開心或低落,當它闔上的時刻,我彷彿聽見時間暫停的聲音,細小而微妙,因為箱子裡所有的美麗或難捨,都在此刻,隨著箱子的闔上,而從你眼前暫時(或永久)消失。

打開行李箱,就像是進入一個神奇的魔法世界,只有擁有該組神奇密碼的主人,才能真正感受到那個奇幻世界。但,隨著旅程的不斷往前進,隨著實際距離的不停拉遠,每一次在遠方重新打開箱子,擁有密碼的人,從中感受到的魔法是否會漸漸有所不同?


*****


諸多行李箱的主人中,其中有位打扮得體的先生「勇」,他的紙箱中藏著好多層的記憶。 

其中一塊記憶出現的是一片海洋波浪,海洋出現時,我心裡頓時微微波動。

在海上移動是移動,在空中移動也是移動,但因海洋的無垠無際具體可見,因此橫越海洋比橫跨天空,更叫人清楚意識到那移動的真實,與前方終點的未知。行過海洋,「我現在在哪裡?我經過哪裡?」前進看似理應會留下痕跡,回頭卻絲毫再也無法在海平面上找到線索,因為生命規律推進的波浪,一次次蓋過了你曾真實走過的足跡。

紙箱中的那片海洋,也讓我瞬間想起從泰國嫁來台灣的R。我們在前幾年的一個劇場課程中認識,有一次我們同組,我看著她,在一張世界地圖上畫下她這生曾經遷陡過的路徑,長長的、密麻麻的、跨越國際的。那些路徑可以簡單用色筆標示出來,卻完全無法訴盡移動行徑間所負荷的靈魂重量。我們旁人找不到計算的公式,對她而言,「遷陡」則已以無形的重量,那麼清楚地,在她生命中留下永恆的刻痕。

那位帶著紙箱的先生「勇」,不捨地隨身帶著一張照片離開,但他真正帶得走的,只有畫面中的剪影,帶不走的是真實的人物肉體與生活即景。他無法帶走所有的記憶召喚、所有的瞬間與片刻。

對於任何必須長期、甚至永久遷陡至他方的人,那回不去的家鄉,永遠連著自己無盡的牽掛,誰來明瞭?誰來撫慰?


讓我欣慰的是,也許「勇」無力改變必須離開的事實,但上天派來兩隻美麗的紙鶴,輕柔地從天上降臨,代替遠行的他,停留在他心中真正的家鄉,靜靜守護、看望。


*****


劇中有一段,演出者盧頌寧放下行李箱,開始進入都市化的快速動作模式,奔走、接電話、打電腦....

在她身上,我看見一位旅行者抵達了目的地,脫離了移動過程中的靜默、沈澱、感傷,為了融入當地生活,她必須放下行李箱,不被任何東西拖住,明快地成為這個新地方的一份子。

當一個移動的人脫離了隨身的行李箱,身上唯一帶著走的,是一份不屬於自己的城市氛圍與節奏。


*****


在整個演出中,所有旅行箱有各自移動的路徑,它們最後停留在不同角落,不曾交集。

我想起,八月初我從巴西回台灣,坐在洛杉磯機場2F等待轉機,前面落地窗下方1F是旅客領托運行李區,在我坐著的2個多小時,我目睹了一群群來自世界各方的旅客,不斷來到這條行李輸送帶旁,等待他們的行李箱出現。

這條輸送帶彷彿是一條河流,流轉、往前推進,不厭其煩、不曾間斷,她穩定地繞著生命迴圈,承載五顏六色、形形色色的行李箱。

不同批行李箱之間,彷彿是生命的前世今生輪迴,這一代出現後、會在某個時刻消失在輪送帶上;沒有多久,下一代又出現、然後再次消失。不同世代的行李箱以規律的節奏現身世間,彼此雖沒有交集,但它們都屬於同一條輸送帶,等待與此生命定的有緣人重逢,然後一起離開這條生命的輪轉軌跡。

不同箱子之間看似沒有機會相遇,它們肚子裡藏著的故事亦沒有交集,但若退後一步,用廣角來看,它們其實都出沒在同一條生命輸送帶上,在同一種生命運轉的邏輯裡來來去去。現身、消失、再現身、再消失,看似短暫無痕,但其實印證著同源的道理—生命的迴圈即是「人」的情感反覆連結,就算沒有具體交集,但到頭來,所有人事物的精神本質與出現因緣,都一直存在於這個地球、這個宇宙,只是巧妙地在不同時空現身,物質不滅。


*****


可以跟朋友們來到這間繪本咖啡館,在不更改現場裝潢擺設的「非劇場」空間中,近距離觀看一齣劇場作品與現場環境的交融與咀嚼,是一種很有人味的感受。我並不喜歡特地進入黑盒子只為了體驗另一種人生,我喜歡場內場外沒有過於詭異的落差。

劇場是人生,劇場來自人生,我喜歡劇場用最自然的方式去反映生命,並有能力與各種生命面對面對話,而不是關起門來自言自語、沈溺於可能只有少數人能意會的狀態。

說真的,我沒有太多劇場專業知識,我不懂太多劇場的me me ga ga,但我希望、也在努力累積實踐,如何讓戲劇/劇場可以成為一種真正可親的媒介、方式、過程、空間、氛圍....,自然而然地融入不同人的生活裡,讓社區裡的婆婆媽媽、公公爸爸、青少年、孩子、小狗小貓...,能以最自在的心情,從自己的步調開始,透過戲劇/劇場來創造、表達關於生活裡的大大小小。

就算現在的社會現象再混亂複雜,主流價值觀再單一平面真正普世共通有感的本源,最終都還是「人」本身的情感與思想。劇場的確是一個有其專業發展的藝術領域,但它也可以更積極地回歸生活,與形形色色的民眾相遇,讓劇場可以不只是表演作品的現場,而是另一種「人與人」分享與對話的過程,沒有過高門檻、沒有太多隔閡。


讓劇場就是生活的展現與思索,讓劇場就是生活的一部份,讓劇場成為不分對象的好朋友,讓劇場成為「連結」的一種可能。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林梵 的頭像
    林梵

    此處即彼方

    林梵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