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昨天終於看了久聞的電影「搖滾芭比」(Hedwig and angry inch)。

導演、編劇、演員的功力實在太驚人,喔天,都是同一人。

rsz_1hedwig  

一首首直樸不虛談的好聽歌曲串起此刻與過去,流暢多變化的鏡位,實景/動畫/劇場場景的交錯,演員們的精湛演出.....,重重交疊,視覺、聽覺,娓娓道出片中變性主角的人生,他的身心轉變過程。

帶領觀眾直視殘酷之際,總又戲劇性轉化帶過。在皺眉與微笑之間,不變的是主角徹底揭露對愛的執著與嚮往,這需要多大的勇氣與純真。對,是純真,絕不是世故。

童年遭遇、家庭關係、東西德分裂的大時代背景、美國的西化生活...,這一切的交錯相遇,讓主角似乎走上一條無法逆轉,或,沒有選擇的生命路徑?個人生命在社會結構裡的被壓迫,在一個多小時的影片中,變成一種互相緊追、無法喘息,但又必須眼睜睜看著它發生的過程。

邊緣者除了被外顯地暴力壓迫,還有被漠視、不被重視,那指的是一條真實的生命不被社會當一回事,只是笑話、只是突變。

映後講師帶領我們認識影片中怎麼呈現「變態」,他說「變態」的本意其實應是中性的。

維基:生物學上的變態Metamorphosis)是指一種生物在出生或者孵化後,通過細胞繁殖和分化,產生顯著相對的形態或結構上的急劇變化的過程。變態是在發育當中在分類上的改變。

但現在社會對「變態」一詞已經直接指涉負面評價,尤其與社會主流不太一樣的群體,很容易被輕易灌上「變態」稱號,這似乎是主流族群貶低邊緣族群最便利的一種方式—只要將別人命名成與「自然/天然」不符的類型,就能證明他們本身的存在是可恥、不道德與淪喪,並更加突顯主流者的合理與正常。

為何人類對「不同」,尤其對「與『我』不同」的群體容易帶有憤怒與敵意?性別、種族、階級、宗教....太多太多。社會認同理論談人類在不同類型的身份中區分「他者/我們」,並有目的地為自己的族群建立較佳的位置與資源。既然有所謂的「較佳」,表示是「比較」的結果,因此必須有一個對象來讓我們互相辨識。

之前翻譯以色列劇場工作者Peter的論文、以及Augusto Boal的被壓迫者美學,都提及「偏見」的形成常常發生在從未接觸過對方的情況下,原因是我們大多只是複製成長過程、所處社會所傳遞給我們的價值觀。我覺得這過程蠻像「無性繁殖」,不需實質的接觸,對某個人事物的價值觀就能源源不絕被傳播、鞏固、強化。

但事情總是這樣的,只有當我們真的去認識一個人,真正走向他,與之相處互動、聆聽與表達,我們才能真正遇見立體的真實;並試圖從眼前的這位「個體」回看我們對於對方「全體」的定義是否偏頗,我們究竟命名了什麼?個體與個體、個體與全體之間總有差距,同中有異、異中有同,相似及相異總是來回交錯。

我相信唯有透過這種來回的螺旋認識,才真正有機會慢慢融去偏見的框架。也許不一定有效,但真實的相遇與互動是啟動轉化的第一步。

昨晚看完這部片,很多觸動及感觸,也帶來許多想法與啟發。愈來愈覺得所有的社會運動/社會行動,最終都必須回到人的修鍊。修鍊中的腦筋與心靈將對習以為常的社會現象,開始有思考、選擇及回應,而不只是茫茫跟隨與服從。有覺知是重要的,非常重要,我們必須覺察到生活與生命的重要本源、差異、相似,才能用更廣闊的視野面對社會、參與社會。

影片主角唱的這首「愛的起源」,我非常喜歡。

不論性別傾向或是任何的角色分類,人對愛的渴求都是不變的,也因此我們常撞個頭破血流,在個人內心、在人際裡、或在社會中。

而所有的社會行動真的都源於「愛」,人們都希望有一個更美好、讓彼此活得更安全快樂健康自在的世界,不是嗎?


====

【Origin of LOVE 愛的起源】

盤古開天之前 雲火燃燒著天
海與天之間只呈現 筆直一線
地上的人 像滾動的甜甜圈
有兩雙手臂 還有雙腳兩對
每一個巨大的頭上 有兩張不同的臉
他們能眼觀四面 邊看書邊聊天
當時愛 不存在字典
沒人知道 什麼是愛

當時存在三種性別
一種像兩個男人
背對背相連 是 太陽的孩子
另一種像兩個女人
相似的形狀
面對面擁抱 是 地球的孩子
還有那月亮的孩子
是叉子也是湯匙 是太陽地球合體的樣子

那就是 愛的起源

第一次遇見你
我們才剛被切成兩邊
你看著我 我也看著你
有一種熟悉的感覺
卻想不起是誰
因為你滿臉是血 我眼裡也是血
你模糊的表情裡面
有和我相同的撕裂
痛苦穿過靈魂在蔓延
那撕裂 劃成一線 在心上面
這就是愛
我們張開了雙臂環繞著對方
做著愛 合而為一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林梵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