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轉貼自:交通大學公共事務委員會 http://www.pac.nctu.edu.tw/News/news_more.php?id=243 >

流浪結束,我明白自己一直在路上,而另一旅程正等著我啟航。」交大管科系91級畢業的曾靖雯,是2008年雲門舞集「流浪者計畫」第四屆錄選者,隻身前往韓國與劇團工作者共同生活。出發前,她對未來充滿不安,過程中,不停 反問自己:這是別人的生活,我到底在這裡幹什麼?慢慢地,曾靖雯看見了自己,發現自己對理想其實可以更勇敢而無畏。27日她將與交大學生分享這段帶來勇氣的旅程、一個與夢想對話的故事。

從管科系到劇場人生對曾靖雯而言並非易事。她回憶敘說「當初甄試時,管科系招生目標都是美好而理想的『人』的養成,我嚮往成為這樣的人所以報名推甄,順利 考上後,第一個學期開始接觸微積分、程式C++、經濟學,我就知道我慘了、念錯系了,怎麼念都念不懂,整個人非常痛苦!」直到大三那年,一位竹師美教系男生邀請曾靖雯去看他的畢業展,讓她內心產生很大的撞擊,「原來生活可以這麼有趣!」其中一系列車站照片,也讓她發現自己對攝影是有感覺的,於是買了單眼相 機開始捕捉不同的畫面,更積極地上各式藝術課程,終於覺得自己充滿了能量與喜悅!

對曾靖雯而言,報名流浪計畫,只是單純想體驗別的國家如何實踐民眾戲劇。她曾被「民眾劇場以民眾生活為中心,民眾在哪裡,劇場就在哪裡」的理念深深打動, 期盼有一天劇場可以主動向觀眾走近,變成生活裡習以為常的一部份,讓參與者親近自己的感官、感受,並試著親近別人,看見社區、社會議題,重視平等與開放的 互動對待方式。

九十三天的韓國行,她拜訪了六個團體,包含民眾劇團、傳統鼓團及應用劇場團體。她每天跟著團員生活,共度所有的行程,看他們排練、上課、演出傳統樂舞,跟 著搬道具、鋪廣場地墊,參與嘉年華、學習打杖鼓。在韓國每天跟著劇團與鼓團生活的日子裡,在每一餐不間斷的泡菜及辣椒中,看見了韓國人鮮明的文化及特質, 也看見自己與自身文化的連結與斷層,領悟到親身實踐的可能與勇氣。

「選擇去韓國,不是為了去學習某項特定技能,也不是去完成某項壯舉。我只是想親身去體會、試著理解韓國民眾劇場的面貌。所以這三個月,我什麼豐功偉業也沒 做,唯一做的,就是專心跟劇場人一起『生活』。」也是這樣平凡的生活,讓曾靖雯親身體驗到一切,並清楚看見彼此的差異與相似之處。為什麼會不同?為什麼會 相似?不同與相同反映了哪些脈絡與本質?對於造成她今日模樣的種種,了解過多少?不停的提問,成為曾靖雯自我發掘的最好方式。

但是在一個語言不通的國家,24小時跟隨別人的行程,渡過每天瑣碎的集體劇場生活,她開始焦慮、自我懷疑,甚至不再記得到韓國的意義,但是最終她找到了答 案,「三個月的沉澱,我學習在靜默中和自己對話。我在這裡打破自己的框界,試圖撞擊出不同的自己。收穫太多太多了,說穿了,所有的收穫都指向更認識自 己!」

這趟旅程也讓曾靖雯反思自己的根在何處,家鄉在台南的她說,回台南總有無比自在的舒適感,在北部待了好幾年,心裡一直有想回家的念頭,開始接觸社區劇場 後,對於土地、在地情感有了更強的思考,也意識到南北發展的不均與差距。她參訪的韓國劇團都位於鄉下或都市邊緣,自發性以劇場演出跟農村居民連結,讓她看 到實踐民眾劇場的更多可能性,如果南部真的沒有太多資源,那麼沒資源的地方才應該是需要投入的場域。轉念思考,回到南部定居的意念就變得很清楚,然後開始 用自己的方式探索劇場的實踐,雖然經驗累積得很緩慢,但狀態卻是清晰無比。

曾靖雯說,她一直提醒自己「永遠不要被一種視角框住了眼前的世界,世上沒有絕對與一定,要去留意生活裡看似微不足道的平凡細節,去問『為什麼』,去挑戰自 己觀看的視角,去挖掘更多可能性,讓自己做自己的主人!」一趟名為流浪的旅行,讓曾靖雯與夢想對話,讓她回到家鄉生根,也找到值得深耕的志業。

 

報導日期:2009-11-25

新聞來源:公共事務委員會


曾靖雯(左四)跟隨清原CRnuri傳統打擊樂團,至鄰近鄉間教阿嬤們打杖鼓。


星州民眾廣場劇演出。

學習製作韓國紙傀儡。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林梵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