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今天我參與「自由經濟示範區」高雄場說明會,一場「優點大轟炸」盛大派對。
涵蓋全台灣「六港一空」及「五大服務業」向外開放市場的「自由經濟示範區(自經區)」國家重要政策,國發會選擇只以短短3個小時讓8位官員+廠商向兩三百位與會者簡報,還兼進行全場Q&A。Q&A表定行程有15分鐘,後來因議程延遲而被壓縮到剩9分鐘,官員匆匆大略回覆台下諸多民眾寫在提問單上的問題之後,最後一分鐘由國發會副主委進行「我只要講一句話」的很長結尾。(所以國發會究竟將如何回應所有提問?詳情請追蹤國發會網站,及5/24的高雄加開說明會)
今天一個一個官員上台報告,說明自經區對外開放五大服務業的規劃(智慧物流、金融、農業加值、高等教育、國際醫療),其中不厭其煩出現的關鍵字包括:「自由、創新、加值、國際、吸收人才與資金、競爭力-競爭力-競爭力-競爭力-競爭力-競爭力-競爭力-競爭力-競爭力-競爭力-競爭力-競爭力-競爭力-競爭力-競爭力-競爭力(跳針中)」。每份簡報幾乎都有三項共通邏輯:「加入市場自由化是台灣唯一選擇→政府已進行嚴格的規畫把關→自經區會為台灣帶來明確競爭力」。
這是政府的場子,所有內容一律掛保證說「讚」當然不令人驚訝,只是「開放競爭 = 前途一片光明」這種一面倒的自信邏輯還真的讓我發毛,他們的簡報連任何一點隱微的保留態度都聽不到,各部門口徑一致,原來政府的跨部門共識比我想像得高許多。
官員列出一頁頁迷人的成長金額數據,表示自經區對國內不會有大影響或產生排擠,還說自經區受惠的最終是「台灣民眾」及「台灣產業」,但聽完內容後才發現他們可能太忙所以忘了講其中幾個字:受惠的最終是「台灣『高階消費力』民眾」及「台灣『中高資本』產業」。
{一隻8美元的養殖觀賞蝦、國際醫療園區的健檢/醫美、讓保險業者投資園區(官員說就是讓保險業者當二房東啦)、開放國外知名大學來台辦學、國內公司並不一定要用國內原料,所以引入國外原料可以幫助國內品牌.....等,官員提出的各種案例若都從企業角度來看,似乎真的「利大於弊」,天佑政府及資本家!}
國家發展委員會副主委陳建良上台說自己剛擔任公職不到1年,還有不習慣之處,所以今天要用平常在大學教書的「老師」身份來跟大家說話,把此刻當作在教室上課,「這樣會比較好。」(喔?)接著又說今天高雄場的場地比台北豪華,可見政府很重視南部。
陳建良事先準備的演講稿擅舉數據,交叉證明台灣在世界上落後他國的各種現況,終極結論就是「再不開放自由市場=台灣沒救了」。「開放市場、追求利潤成長」是他最強悍的邏輯(果然是經濟學背景),聽了他的簡報很難不被台灣的慘況嚇得掬一把眼淚,滿心只想答應他「好的趕快開放台灣吧,什麼都開放出去,趕快救國最重要!」
但稍微冷靜下來深吸了88口氣之後,我還是想問他:請細談政府「如何」決策市場開放的選項、開放之前的各種評估影響為何、安全網防線是否設定、開放之後的評估改進機制又是什麼。我認為靠恐嚇人民讓他們因焦慮而支持政策、或靠只列舉滿篇優點讓民眾支持政策,都相當粗糙且愚民,當然更顯示政府官員自身的愚蠢。
簡報過程,台上提了好幾回:「台灣如果沒有跨出去,永遠都在原地打轉」之類的句子,各位官員時而苦口婆心、時而以「師輩」之姿對台下年青人「微」教訓:「這些政策並不是為了已經50、60歲的我們這一代,而是為了你們下一代。」這種「為了你們好」的關懷宣言再度令人感動欲泣,但當我擦乾眼淚後忍不住又想:咦,如果這是為了下一代,那麼當下一代站出來對這些跟自己有關的政策發表意(異)見時,為何你們又特別不耐?
最後,今天簡報中有些計畫老早在去年便已啓動執行,事隔將近一年的此刻才辦「說明會」一事讓我充滿疑惑,所謂「說明會」到底是什麼意思?
如果聽完一場說明會只讓我的小小腦袋充滿更多困惑,那麼我只好把今天台上對「自由經濟示範區」的「優點大轟炸」視為一種變態的療癒。
(台南市安平港被規劃在「六港一空」裡頭,但國發會竟然未規劃在台南市辦理說明會,經民眾提出需求後才趕緊安排,預計5月初,到時請台南朋友多關心)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