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個充滿爭議的公共議題,沸沸揚揚,我報名加入行動劇團隊,希望透過參與表達關心與聲援弱勢。
剛才收到自救會發言人寫的行動劇劇本,讀完後,心情忍不住複雜起來。
這是一個充滿情緒的劇本。
看完劇本,我最直接的想法是「不太妥」。
我覺得透過劇情呈現政府、商人、學界間的可疑關係是好的,但劇本中設定的台詞都太情緒化、太單一傾倒了,接近漫罵的狀態。
我身為本議題的非當事人,目前還沒完整消化完整個事件細節,但我本來期待的參與狀態是透過演出,讓大眾清楚了解自救會到底質疑什麼、反抗什麼、要求政府回應什麼。
如果,超過2/3的演出篇幅都在強化其他角色的惹人厭,我覺得觀眾可能只會接收到極為情緒化的非理性狀態。
如果整個行動劇傳達的最大訊息只有「憤怒」,其他需要被了解的訊息都被模糊掉,那麼,與其演20分鐘的憤怒,不如只演1分鐘就好,讓演員一直罵幹幹幹...還比較有效率。
正因為行動劇具有輕薄短小的行動特質,我覺得更應掌握要點,在短時間內盡量清楚傳達:覺得不公平的既成現實是什麼、運動訴求是什麼...。
當人民出來抗爭,絕對是情非得已,誰會想要放下安穩的生活節奏,走上街頭又喊又走?所以,如何在抗爭過程,將運動理念傳播給社會大眾,以刺激更多人思考、表態支援,我覺得真的很重要。
而且,透過人民的力量促進民主的深刻,是有價值的事,所以如何理性冷靜地談論事實、傳達訴求、討論解決方法,而非落入純情緒式的叫囂與漫罵,真的很需要練習實現。
我真的希望,接下來好好想想自己在此議題中的角色、想參與的初衷、自己最在意的價值觀,然後保持理性清晰地跟對方討論,取得行動劇一事的共識,以及其價值的確認。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