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蔡蕙如(板橋社區大學「媒體識讀」課程講師)
紀錄片《±2℃》,是近期來媒體大量報導的話題之一。由知名媒體人陳文茜擔任製作人,加上各界人士熱情贊助下,讓這部影片僅以5個月的時間,僅用800萬元攝製預算內完成,並且成為「台灣第一部談氣候變遷紀錄片」。
溫室效應、全球暖化等環境議題,近年來隨著全球氣候異常所導致重大災害的頻率大增,而受到各國政府與主流媒體的注意。台灣也不例外。可惜的是,政府與媒體似乎也有志一同地避開了造成全球暖化的關鍵因素與問題:高耗能產業的污染。包括石化、水泥、鋼鐵、造紙等高耗能的產業,卻是政府目前推行的「救經濟」政策之一。足見政府的經濟大餅政策,就是建築在高度污染的前提下。
而高科技業的環境污染問題卻更容易被忽視,許多研究認為,電子製造業中大量使用多種類的有毒化學物質,需要長期的追蹤觀察。這代表科技業的環境污染風險評估問題,在短期內都不被重視;科技業長期以來的用水爭議,在乾旱時期,農地被迫休耕配合高科技優先供水政策原則,高科技產業難道不用為全球性的氣候變遷負責?
泛談排碳量未提來源
本片雖清晰地呈現「±2℃」的種種可能,但卻通篇未提「誰是台灣製造排碳量的主要來源」。泛談排碳量大增造成北極融冰、洪水與旱災、物種滅絕等問題,卻避談石化工業、跨國公司、高耗能產業如何與政府掛鉤協定出違反整體人類永續發展的污染政策。
沒錯!地球暖化是所有人類的共業,但政府的角色是什麼?當國家擁有制定環境政策的權力時,是否應負起更大的政治責任;企業的角色呢?當石化工業一年的排碳量等於一萬年中秋烤肉、當液晶面板業一天的用水量等於150萬人一日的用水量,是否應負起社會責任,積極減少污染。另外,深耕台灣環境議題、進行環境改革的諸多公民、環保團體(包括自1996年成立的綠黨、蠻野心足生態協會、反彰火聯盟、彰化海岸保育行動聯盟等)的立場與行動方案,在影片中更不復見。那麼,公民的角色又是什麼?值得稱許的是,片中訪問《世界又熱又平又擠》的作者Friedman時,他表示財團說客與政客的勾結和年輕人對政治的冷漠,才是全球暖化的殺手。此外,全片除了道德呼籲,不見公民角色在全球暖化議題中應該發揮的力量。本片究竟希冀年輕人為地球做些什麼(隨手關燈?)
雖然政府苦口婆心鼓勵人民節能減碳,但可笑的是,即便每個人每年隨手關燈所節省下來的電,也比不過高污染產業、高科技產業、高耗能產業一日的污染與浪費。公民除了可以「潔身自愛」救地球之外,更需要的是更多有意識的公民監督、公開政府的環境政策並進行辯論、停止企業的高污染、高浪費、高排碳量的作為。只有政府與企業重新被檢視、改革,回到「±2℃」才有可能。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