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練習以「綜觀」面對「個體」

此外,除了我們勞工組,其他兩組呈現的抽煙者(女性、青少年),也揭露「抽菸」背後的複雜成因可能是為了紓解壓力、社交符號、建立認同、彰顯自由...—若再往下探討,又看見更複雜的結構元素—性別意識、階級不流動、僵化的教育體制讓學生沒有適當出口、資本主義利潤最大化的競爭思惟等。

所以,「抽菸」,是上游諸多複雜元素,在中游重重交織形成影響,到下游被具體呈現的一種個人外顯行為。它是一個「果」,形成有其「因」,如果進社區做公衛教育,只看見抽菸這個行為、只聚焦如何根除這個動作,而沒有嘗試以各種層次認識吸菸者的生活脈絡,或帶著組織思維與相關力量結合,嘗試作長期、多方面的鬆動,那麼公衛教育跟社區民眾的距離可能會是遙遠的,因為進行的出發點跟模式沒有真正跟這個人的現實站在一起,只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以扼止外在病癥為目的,卻不觸碰背後更深層的病因。

我在課堂上分享上述的感想後,課後衛促會的L跑來跟我回饋:目前台灣的主流衛教,的確很難跳脫純宣導、行為矯正與根絕的模式,除了衛教的養成過程較少結構思維的訓練外,我想這也跟整個政府對公衛的不夠重視也有很大影響。

看來,貧瘠的系統性觀照訓練,在各個領域都差不多,公衛如此、學校一般教育更是如此。我自己也是一直到將近30歲,才對個人與社會的關係開始有所察覺,如果不是一路上的貴人給我刺激,我很可能一輩子都安然過著只看生活小事、世事於我何甘的生活。想著這個政府的短視、不作為、平庸與無能,讓人民的長成與整體環境愈來愈陷入侷限,我真的有滿肚的失望與無力。

從「連結」出發的社群工作

回想自己的學習經驗中,無論是探討社群議題取向的劇場課分享、或個人生命歷程的心理治療團體,參與者面對說故事人均須遵守一個原則,就是「不建議、不批評」,我們只回應「我們自己」跟主角故事有關的記憶、經驗、感受。必須是從「我」出發,而不是一味指著主角給意見評論。

這個原則之所以重要,我認為是為了鼓勵大家去聽見別人、反思自己、回饋自己的相關觸發、再回過頭來凝塑整體的更多信任。在「分享」與「分享」中,既傳遞同理,也逐漸拓大討論的層次—我們不是只談說故事人一個人的個案經驗,而是捲動所有人的相關經驗(無論相似或不相似),累積超越個人視野的更多看見及想像。

團體工作之所以有力量,在於各人獨特生命經驗及觀點的分享傳遞,幫助我們在「相似」中建立連結、在「相異」裡拓展思惟觀點。

所以,不管我們帶著什麼動機(教育、宣導、參與式藝術互動、觀光…)進入別人的生活場域,最重要的是試圖理解對方生活模式、價值觀背後的脈絡,為什麼會這樣?有何重要性?是否有不得不?去感受、去理解、去同理,而不是只看著行為或現象本身,給予自以為是但有侷限的善意。

就像佛教團體不能因為承建住家供風災原住民居住,就以慈悲為名,「勸告」原住民不要殺生、吃肉、喝酒。在帶著「善意」干涉其他族群的生活方式之前,是否有去理解、尊重、接納對方生活的文化脈絡?

實踐社群工作,若能出自真心跨出第一步,練習理解跟同理,與彼此生命共行,才有機會一起對處境現況及背後成因進行討論對話,並一起思考可能的改變行動。否則,也許只換來排斥跟疏離。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林梵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