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文/張翠容

今年9月底,有位很特別的人物來台訪問,就是巴西知名社運界老將奇柯.惠塔克(Chico Whitaker),他是「世界社會論壇」的創辦人之一。我乘來台演講之便,提早一天抵達台北,慕名跑去聽他的分享。 

資本主義是個鐵鳥籠

「世界社會論壇」被形容為思想的工廠,行動的孵化器。現在已分裂出不少地區性的社會論壇。今年11月,亞洲社會論壇就在孟加拉舉行。

其實「世界社會論壇」自成立後我一直有留意,它所提倡的就是每個人都是自己的主人,並解構「依附政治」的迷思。它其實也不算是個甚麼組織。惠塔克表示成立之初,只是想有個開放的空間,讓世界各地的思想可在此得到碰撞,以碰撞出新思維,新的社會藍圖。

這個論壇可說是回應世界過去20年來,一直受到美式資本主義主宰。前英國首相柴契爾夫人曾這樣說:除了資本主義,人類別無選擇。

但人類真的別無選擇嗎?近年全球經濟發展不正預示了既有的資本主義制度已到了一個不能不變的時候?香港人自視香港為具創意的城市,但思想卻是封閉的。至少台灣民間也會請來另類人物惠塔克交流。在香港,大家依然跟着主流隊伍走。

香港,亦需要思想新泉源。

惠塔克說德國已故社會學大師韋伯(Max Weber)形容資本主義是個鐵鳥籠(Iron Cage),人一旦跳進其邏輯之中便很難跑出來。

一說到鐵鳥籠,大家都有很多話講。其中一位在醫院工作的,工作之初對醫療系統的運作毫無質疑,後來才明白這套屬資本主義邏輯,如何塑造醫護人員與病人的關係,以及病人的利益怎樣受到影響。

可是,有些人不覺得被囚禁在這個邏輯之中,而且還自我感覺良好。即使老師也服膺於這個邏輯上,從未想過帶領年輕人跳出來,稍作思考。

香港的教育,不也是只有單一邏輯?打開中學生的經濟學課本,所倡議的就只有一個邏輯、一種模式。

我們被困在一個封閉的知識環境裡,而且這種知識僅限於英美文化。

惠塔克認為柏林圍牆倒下是近代歷史的分水嶺,自此世界給資本主義一個邏輯掌控着,我們考慮財富累積多於人性尊嚴,鼓勵彼此競爭多於聆聽包容,民主即等於多元消費選擇,政府為大企業服務,金錢勝於良心價值。

對,正如惠塔克表示,世界不應只有一個邏輯,不然就是判了人類社會死刑。香港政府一句「行之有效」,同時也為香港築起一個鐵鳥籠。

在台北,聽完惠塔克的演講,已是晚上10時,大家意猶未盡,圍着他東問西問。我站在一個距離看着他,80歲了,仍然精神抖擻,而過去走過的路絕不簡單,但對未來還抱有憧憬,滿腦子計劃。跟這位老人家聊天,趣味盎然,也感鼓舞。

他教曉我,人的視野如能超越自己小小的世界,目光遠大一點,不止為私人的利益苦苦經營,還可以有能力念及蒼生,那麼生命便會充滿力量,即使走到古稀之年,仍可發光發熱。

大師的背後 小伙子追着跑

如果港大慶祝創校一百周年,找來的不是國家領導人,而是一位世界級思想家,與我們作思想的交流,擴闊我們的胸襟,這不是更有意義、更適合不過嗎?不知是誰的主意,以為效法北京的清華大學百年慶典,透過領導人的蒞臨來為學校貼金。這種官位主義當時在京城知識圈裡已引來不少批評。

說回大師,惠塔克為了探索另一個世界的可能性,他在2001年於巴西阿列格弗港(Porto Alegre)舉辦首屆「世界社會論壇」,建立開放的空間,強調人人平等參與、對談,發展多元觀點,期望開創以人為本的世界。論壇受到全球各地響應,第一屆原本估計僅有1千人參加,結果多達2萬人,人數並逐年增加,第三屆更高達10萬人,今年也有7萬人。

世界潮流,浩浩蕩蕩。可華人地方仍然抓着舊模式、舊觀點,還自鳴得意,擁有驕人的GDP又怎麼樣?

本來心中存在着一股悶氣,但與大師交流過後,豁然開朗。走在台北的夜街頭,一陣涼風吹過來,真的到了秋天呢!夏去秋來冬將至,當我感歎時間快速消逝之際,卻又領略到生命不息。大師的背後,有一大群小伙子在追着跑,嘩啦嘩啦!

離開台北前,我受邀到友人打理的、叫茉莉的二手書店,參加一個小型座談。它位於台大附近,書價是正常價的3、4折。看其名我還以為是一間艱苦經營、規模很小的書店,一如香港的二樓書店。想不到抵達時眼前一亮,原來是個平房書店,門前有個別致的陽台式前院,在某角落擺放了好幾輛自行車。書店內竟明靜寬敞,設有咖啡座位角落,有幾位讀者正懶洋洋地在打書釘、打瞌睡。

座談被安排在地庫室進行,那裡一樣是書香撲面,布置優雅。

這就是台灣。無論外頭世界多麼紛擾,只要你流連在她的小巷書店、個體戶咖啡小店、茶館,心便可以再享平靜,更會感到點點愉悅。

今次我還發現台北近郊的房屋租金比香港便宜得多。我一位友人剛租住台北北部地鐵沿線落成不久的新型公寓,有游泳池等康樂措施。複式單位,每層2百多呎實用面積,樓上兩間房,樓下一間房,有大露台,全淡水河景,月租才3千港元,比北京的房租還要便宜。

中港台三地,我覺得台灣的生活質素最好。來回台灣多次,不知為甚麼,今次對台灣卻有親密的感覺。


 

新國際小辭典:奇柯.惠塔克 Chico Whitaker

 

於1931年生於巴西,今年已屆80高齡。他從1950年代還在大學主修城鄉規劃時,即積極投入社會運動。1960年代,他成為拉美解放神學運動的健將,與卡瑪拉主教(Helder Câmara)、教育家弗雷爾(Paulo Freire)都是當年攜手戰鬥的夥伴。由於其主張穿透社會矛盾之核心,1966年遭巴西軍政府流放,他只好帶著妻兒暫居於巴黎。軍政府結束後,他回返巴西,積極投入工黨的活動,2002年,工黨領袖魯拉(Luiz Inácio Lula da Silva)當選巴西總統,奇柯是背後主要智囊之一。 他也曾經是聯合國教科文基金會顧問,並主導創辦「世界社會論壇」(World Social Forum),集結國際進步力量,倡議「另外一個世界是可能的!」2006年,他因畢生致力於社會正義和強化政治民主而獲頒「另類諾貝爾獎」(Right Livehood Award)。

今年9月,奇柯.惠塔克應浩然基金會之邀,偕同夫人到台灣訪問,除了參與浩然「另類全球化計劃」國際志願者培訓活動之外,也在台北舉辦公開講演,並抵高雄與在地社運工作者聚會深談。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林梵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