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前天--------

 

參加南藝舉辦的【都市的記憶與電影的地景】講座,日本劇場導演高山明分享一件名為"Epilog"的場域作品,目的在於回應「發生核災的福島」與「其他地點」之間的「距離失調」狀態。

 

他先後在距離福島200公里以外的東京、以及世界另一端的維也納,在兩個城市的數個街頭角落裡,巧妙佈置福島核災後的照片或模擬場景。從藝術家那邊拿到地圖、走訪這些隱密場景的觀眾,重新見證福島當時核災後的狀態,在充滿諷刺的對照下,成為福島事件的另一個時空的「在場者」。

 

尤其,福島跟核災對維也納人是遙遠/陌生的議題,因此當地觀眾拿著地圖,在流動的街頭人潮中,辨認出祕密嵌入街景的各種福島畫面時,「只有這名觀眾知道那是福島的一角」。

 

在那個當下、在那個與人潮擦身而過的街頭,「只有這名觀眾」知道那個畫面背後所承載的巨大故事。

 

今天--------

 

在 Josephine Lin的工作坊,我第一次挑戰擔任即興演出練習中,那個「沒有聽到故事」的演員,我必須在重返教室後,在所有「知道那個故事」的觀眾的注視下,跟所有「知道那個故事」的演員,一起演出一個只有我不知道的故事。

 

當我不在場、當故事的述說時刻已經經過、當我試圖在其他演員帶來的蛛絲馬跡中,呈現故事在這個時刻被重新述說的核心,突然間,我似乎捕捉到高山明"Epilog"作品的某種沈默呼喚,並再次理解「一人一故事劇場」之所以叫作"Playback" theater的重要意義。

 

世上太多故事的發生,我們既不在場、也未曾知悉,當故事有機會被再現、被述說,人們得以「重新在場」,「說故事的人」、「再現的人(如:藝術家/演員)」或「觀看的人」因此有機會重新理解那些已經逝去、卻也未曾消失的時刻。

 

回溯「過去」讓我們再認識「現在」,然後有了啟動覺察與反思的可能。

 

今天是228。

 

akira_takayama_01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林梵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