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因緣際會,接下今年雲門流浪者成果發表記者會的主持人工作,前幾天特地北上兩天,跟第五屆的流浪者們碰面,針對試練進行討論。

我這才發現,自己原來是幸運兒一隻。

(真是感謝瑋廉因為劇團太忙了而無法繼續主持、也感謝mimi及蕙慈想到我,然後用輕描淡寫的方式告訴我...)

平常很少有機會跟其他流浪者碰面聚會,我不太認識別人、也不太了解各自的個性樣貌。這次因為要主持,難得可以好好聆聽他們所有人的流浪際遇,也難得悠閒聊天探地,慢慢看見他們真實立體的模樣。

每個流浪者去的國家、去的目的、做的事情、接收的文化衝擊、個人在旅程間的領悟與轉變...等均異,我在短短兩天內,跟著他們走了亞洲好大一圈,聽了好多精采絕倫的故事與經歷,像是一下子打開了眼睛觀看世界的不同視角,然後近距離接收到他們每個人毫不保留而流蔓盡出的色彩與生命力道。

實在太精彩了,每個人,這些用坦誠而勇敢的生命經驗分享自己的當下。

 我突然發覺,原來聽校園講座可能就是這種感覺—坐在一旁,看著眼前一個勇敢的人,為自己的生命與理想,曾經走入充滿撞擊與洗禮的異國,然後帶著一個變得不一樣了的自己回來;這個人如今站在自己的面前,滔滔不絕分享所有看似平凡瑣碎,卻又如此真摯的時時刻刻。

流浪者們都不是什麼名人,所進行的「流浪」可能也不是什麼驚天地泣鬼神的創世巨舉,但我很明白,我們都在努力好好做個對自己誠懇的人,所以我們選了一些地方或方式,讓自己在過程裡盡情闖盪,並答應被打開、被剝除、被抵抗、被擁抱、被領悟,然後帶著一個變得不太一樣了的自己回台灣。

另外很幸運的是,在雲門及智榮基金會的有心支持下,我們有機會走向不同的年青朋友,分享屬於自己的私密與開放、平凡與勇氣,然後也交流著彼此的想法與可能性。

每次進行校園講座,我都誠心分享一句我悟得的話:「流浪並不是一定要背起大大的行囊前往遠方,而是你能不能真誠地面對自己。」不管此時此刻,心中的夢想在那裡、是不是有機會動身前往他方,只要我們願意坦率靠近自己,也學習聆聽別人的生命故事,那麼每條生命的流浪之旅,將自然會以它的步伐啟動,然後輪轉不息,往前方一種可能的「自我完成」舖進—因為我們是如此願意,謙和而大方地伸身碰觸,那些關於「生命」的本質。

 

帶著流浪者們豐富的生命力量,我從台北回台南,在高鐵站看到那片方向指示牌,想起在印度恆河邊待了2個月的小冬說,印度人視「東」邊是日昇之地,不可有任何人為建物遮擋著它,所以印度人都住「西」邊,永遠面對他們心目中神聖的東方生活,永遠在他們神聖的恆河邊走過生死的循環,每天一遍又一遍。


所以我們又是如何面對人生的出口呢?嗯。


P1060195.JPG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林梵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