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那天團練的分享與演出

前天劇團的團練,讓我明白了不少事。

進行check in時,我決定向大家簡單分享這一個多月來的重要心情:人生中無法強求控制的機緣在我眼前發生,自己不得不走上重度失落與悲傷的痛苦,但後來學習從中找到觀看的不同視角,重新讓自己振作,練習蛻變成另一個不一樣的自己。

過年前,劇團夥伴們才剛為我對未來的期待及篤定,作了一段難忘的服務演出,小武甚至還將那些照片洗出來,送給我作紀念。

DSC01322.JPG

想不到,一個農曆年過去、將近兩個月後,我站在團練教室同樣的位置,分享的卻是另一個結局。

本來以平靜情緒跟大家分享的我,當下,一想到自己悄然走過那段無比艱辛的痛苦,渡過重要的成長關卡;一想到眼前同一批夥伴,承接了我同一個故事,卻是前後兩種迥異的心情;一想到生命展現了無法捉摸的姿態,提出挑戰及考驗;一想到緣份的起落聚散.....,當下,難言複雜的情緒一湧而上,原以為可以冷靜述說心情的我,終究還是掉下了眼淚。

然後,夥伴們用「大合唱」為我服務。

這個大合唱,慢慢的、輕輕的,夥伴們沒有去呈現那些錐心的苦楚,沒有去呈現抓心敲肺的激動,反而用一種柔軟的語氣與身體,淡而平實地說出了我的感受,節奏緩和、留著一種空白的沈穩,我不知不覺被她們給吸引。

1535908469.jpg

在她們緩和的韻律中,我跟著她們呼吸著,她們沒有說太多話,但我被牽引著。主持人原本想中途換別的型式來服務我,因為覺得大家好像表達不太出來,「但是我喜歡」,我說。結束後,她們定格,我魂魄的某個地方跟著她們靜止。

其實,我說不上來她們的演出哪邊懾著了我,我試著向大家解釋:「妳們沒有呈現我激動的痛苦情緒,反而是我要的」,但我一時之間說不清,也不知該如何向大家回饋我真心喜歡她們的演出。

 

作為一個teller,我的狀態是....

後來這幾天,我比較了解自己的狀態,才明白,其實當我決定向大家分享這個心情時,原本就不抱著待會要「看見」我那些激動情緒的片刻,因為那個過程對自己而言,太巨大、太撕裂了,那樣的人生低潮與悲傷,經歷過一次就好了,作為當事人的我,既無法、也不想讓自己重回那個狀態,哪怕只有百分之一的強度也不想,所以,我一點都不期待會「看到」別人來詮釋自己的那個低落,因為連身為沈浸在當時的我都不確定那個過程究竟發生過什麼細節了,別人怎麼會知道呢?

在向大家「開口述說」之前,我已花了大量時間跟心力,用各種方法進行自我抒發與療癒,所以當我有能力在團體中向自己信任的夥伴們進行分享,已經是另一個階段的自己在說話。跟大家述說時,我根本不是為了描述過程中的種種細節,而是想說出自己在這段時間內的情緒轉變。

我想,「述說」的行動,是一個「驗證」,是一個「對自己交待」的決定。

「驗證」是因為我可以在述說時,整理自己欲分享的邏輯及核心面向,進而具體看見自己此時的真實狀態,也同時確定我的「已走過」(因為如果還處於新鮮的「當下」,激動的情緒會讓我就算開了口也說不出什麼)。

「對自己交待」則是因為要向大家述說,所以我有機會用一個距離的角度去回顧、整理,讓那段經歷既屬於過去、卻也屬於此時,然後當我清楚看見自己一路的轉變,才終於真真切切跟「現在的」自己在一起。

 

對於playback....

要在這麼多人面前,分享一個自己私密、重要、深層的感受(而且才剛發生於近期),一方面除了因為對演出的團隊擁有全然的信任,二方面也是因為自己對「分享」有一定的準備及需求。從我這次當teller的深刻感受來作思考,我想,不論teller選擇向別人分享的動機是什麼,背後主要的趨動力中,其中之一必然是因為想跟自己誠實地親近,或是想要透過分享「過去的」生命經歷,跟「當下的」自己作更多連結。

當teller分享了深沈的生命故事時,一人一故事劇場的演出不應只是「具體重現」teller述說的內容,就像當teller的我雖分享了我的悲痛,但我其實並不期待看見我的悲痛,重要的反而是這個經歷對我的意義是什麼、在此時我選擇向你們「分享」的意思是什麼。當一人一故事劇場有緣與生命深層的故事相遇,演出團隊如何在短時間內,即興地以戲劇的綜合表達媒材,誠懇且適當地轉化出故事的核心意涵,而不淪於表層的流水帳呈現,我想真的是很大的功課。

我常關注我們團的演出是否可以儘量減少細節的寫實描述,是否能更有意識地採「抽象」元素來呈現故事的內容,但我知道這需要長時間的練習、多方面的學習、團員自身人生歷練的積累等配合,當然,更重要也是最基本的,是當我們身為台上演出者,我們是否能時時提醒自己,以最誠懇由衷的態度來做這一切的聆聽、感受、演出。

日後,我們與各式深層故事有各種可能的相遇機緣(尤其倘若我們有機會持續進入災區服務演出),我們事前需要更多自我提問及思考練習:

當teller願意跟我們分享他/她的深刻生命故事,他/她最主要的期待跟用意究竟是什麼?他/她如何看待自己的分享究竟是對著自己、還是觀眾、還是演員?當他決定「開口分享」,透露了哪些時空與身心的訊息及意涵?

甚至,我們也必須繼續提問:

一人一故事劇場的核心價值觀究竟是什麼?為什麼我們要刻意安排一個劇場場域,讓觀眾在裡頭吐露他們自己?為什麼我們要站在他們面前等待他們開口分享?身為演出者的我們與teller之間的關係是什麼?當我們演出teller的故事之後,我們與他們的關係有什麼樣的改變?對teller本身有什麼改變?對我們自己又有什麼改變?「分享自己的個人故事」v.s.「呈現他人的個人故事」這兩件事中間的箭頭方向賦含什麼意思?.....

 

實踐的路....

要探求提問的,實在太多,因為我從來並不完全地信仰一人一故事劇場。

正因我自己從一開始學習一人一故事劇場,就遭遇許多不適應與困惑,甚至是厭惡,但同時我又看見它的某種魅力及影響,所以我知道自己必須持續去觸碰它、實踐它、試驗它,唯有在裡頭親身實踐,我才有機會實際體驗它的各種面貌,進而有機會去好好地思考它。

記得那位God Almighty說,當你許了一個願望(如:「希望變得勇敢」),老天並不會直接給你那份禮物(「勇敢」),祂只會給你一個「機會」(如:面臨一個挑戰及困難),讓你在接受機會之後的那段「過程」裡(如:遭遇許多挫敗與不如意),學會去真正擁有那個禮物的能力。

追尋一個目標,就要從自己真的邁出去、踏在那條路上留下了第一個步伐,才開始算數。所以,就讓我繼續在playback的路上,在種種疑惑及提問中,去摸索「playback究竟是什麼?」;也讓我繼續在愛的路上,在真實經歷過的歡欣及苦楚中,去學習「愛」的真諦與價值。

 

 

所以,親愛的太陽,我會一直注視著你,但絕不會眼睜睜看著你沒入海平面,因為你是我實踐的明燈,前方的方向。

 


P1030564.JPG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林梵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