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文/賴柔蒨

 

4208609826_5127787c74_m.jpg

 

十度,入冬第一波寒流,冷風細雨;地下一樓的排練室,短袖短褲的舞者正在伸展、排演、縫製道具話家常。溫暖,來自於舞動身體時散發出的熱氣,以及用藝術支持社會運動的熱情。


十年,是秦Kanoko在台灣創作舞踏至今的一個階段,今年同時也是柏林圍牆 倒塌二十年,美麗島事件三十年,中國台灣兩岸六十年,樂生療養院建立八十年。隔離、集權、壓迫,底層人民的權力從來沒有隨著西元紀年而遞增;而秦 Kanoko離開表演殿堂的固定位置,深入一般生活,跳出與底層共生/共聲的舞踏,「舞踏的開始是土方巽為了抵抗現代化而創。這樣的文化運動性,我還 在。」她說。


樂生院混合了日常的生活和抵抗的力量,在那兒,秦Kanoko創作了屬於她的 台灣舞踏。二OO五年九月的《音樂.生命.大樹下.925行動》,第一次見識秦Kanoko那如亡靈纏繞亦如詩般的舞踏表演,當晚還有劇場工作者許雅紅、 朱正明、李薇各自為支持保留樂生院所作的獨立演出。「我在日本是在劇場裡跳舞,但來台灣認識樂生。在樂生,人們要抓著自己活著的權利,為了生活奮鬥,我希 望在這樣的地方跳舞。」


二OO六年秦Kanoko與她所成立的台灣第一個舞踏團「黃蝶南天舞踏團」在 樂生院演出《天然之美》,一齣依樂生院故事而創的舞作。三年後的今天,樂生院已被鐵幕圍籬和怪手破壞貫穿。然而「樂生運動不只是為了現在活著的人,也是為 了過世的人,所以還要繼續抗議。不是只有保留土地,更大的抵抗意義是不能讓人們遺忘歷史。」秦Kanoko用不太流利的中文,慢慢、一字字、堅定地說, 「現在的行動是過去和未來的『接』。」

 4207845851_ec9d227260_m.jpg


即將於二O一O年首日公演的《惡之華》,將接起樂生院過去與未來、亡魂與生 者、秦Kanoko的現在與她下一個十年。除了舞踏,更多的是藝能歌舞秀。延續在《天然之美》就提出的「藝能」之源起-「為了生活而表演」,這次的作品更 貼近她所主張的「與生活對等的表演」,呈現類似台灣傳統廟會的祭典儀式。

 

日本藝能者源自古時沒有土地的下層民眾,在節慶時以祈福式的演出向農民換取食 物,被稱做「祝言人」,隱含卻有乞討的意思,被寫成「乞丐」。而當秦Kanoko造訪沖繩島上二次大戰末期沖繩戰役戰亡者紀念碑時,乍見碑上第一個台灣人 名是「阿乞食」,她開始執著於這個名字,「不知道是真的乞食,還是他的名字就是這樣。」在沖繩戰役死亡的二十萬人中,有三萬個朝鮮人與其他少數來自週邊島 國的人們,她於是由乞食、藝能者,聯想到惡所,連結至樂生與日本帝國主義時期的環海國家。


「惡所」是日本江戶時代娼妓、藝能者、乞丐、漢生病患(俗稱:痲瘋病患)等被 社會排斥的人所群聚之處,是一個具有過渡與邊緣性、沒有秩序的地方;樂生院,刻滿歧視漢生病患的歷史,但伴隨抗爭運動而聚集了反國家霸權的各種身分的人 們,散發一如「惡所」的本質。惡所位在河邊,古時藝能者也住河邊,河邊又是傳統埋葬、祭祀亡者之處,東南亞沿海一帶國家的人民在一九四五年共同葬身沖繩- 藝能、乞食、日本與環海國家、河/海、惡所、生命與亡魂-用乞食、藝能者的表現,伴著東南亞沿海國家的音樂,在如惡所般的樂生院,《惡之華》於焉誕生。抵 抗的力量從來都不是來自形式,如秦Kanoko在創作自述所言:「最後的堡壘就在我們自己的身體當中,讓自己貧乏的身體成為<惡>的居所,在野地當中開出 <惡之華>。舞者的身體,是連結著今世與彼岸之間的河岸。 」


彩排時一段由許雅紅和曾筱光的舞作,沒有音樂隨著秦Kanoko的口令,兩人 如入無人之境地將情緒由內往外,化為身體姿態,呈現出臉部與肢體的強烈力道。「舞踏最重要的是把自己放掉,表演的時候不要我自己,身體不是我的,這個時 候,過世的人可以來到我身體。」「無我」,是一種覺悟,譬如:剃眉毛,象徵與過去的切割。邊這麼說著的秦Kanoko,卻得一邊照料不到兩歲小女兒,「現 在是一邊帶小孩,但是進去表演的時候又要忘記。」


4208609654_85be1bd0c9_m.jpg

《惡之華》五位舞者中有三位為人母,由海筆子企劃,黃蝶南天舞踏團製作,大家 在劇場之外都還有其他工作。辛苦而堅持獨立製作,零補助,需要很多親朋好友來幫忙製作道具,還需要很多苦力協助在樂生院搭帳蓬作為表演場地。兩場演出要擠 滿四百人才行,於是排演結束後,大家趁著「無垢」《觀》門票賣光光的場子氣勢,前去發宣傳單。

 

身體的經驗標誌著人的存在,若是以美學的動機參加,在捨棄交通便利、環境舒適 的劇場,頂著寒風刺骨前往偏僻盆地邊緣的樂生院,這移動的過程就是身體經驗的分享。而這演出是獻給樂生院的亡靈,表演就是一場儀式一場慶典,讓我們共同歡 慶在一年的尾聲與初始,參與連結樂生運動的過去與未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林梵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