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每週四跟社區夥伴一起進行的劇場課,常耗掉我許多時間準備,也耗去我許多時間反思與自省。

自己過去在接觸這套劇場系統的過程中,因一些面向而常心存質疑與保留。但越是看不清,我越想找辦法試著從更多角度去看,因為只有越接近它、越多實踐累積,才能看見關於它的多元面向,也才得以從更完整的目光或角度,去對照當初的質疑出發點,而不只是單薄的主觀批評與盲問。

知名的戰地攝影師羅伯特·卡帕曾說:「如果你照片拍得不夠好,那麼一定是你靠得不夠近。」我想這句話也可以改成:「如果你對一件事很容易在短時間內下相似面向的評斷,那麼一定是你還不夠了解它。」(改得面目全非)

因此,對我本身的期待而言,這門沒有被任何官方資源、經費所限制的自發性課程,可以算是一次實驗性的嘗試,看看自己可以從過程與互動中,得到哪些不同於以往的觀察與思考。

但,這「不單純」的個人動機與期許,讓我在備課、課堂上實際面對成員時,反而不自覺回過頭來被它所框架。

我發現當我越是期待自己以更自由彈性的方式,跟社區夥伴一起去打探它的可能性時,卻越容易被它的定義、形式、流程...等「標準」給綑綁。

要求自己跳脫「標準」及「制式」,心裡越容易惦記著那「標準」及「制式」的長相,太過在乎反而變成過於敏感(或是說「深陷其中」),考慮過多、動輒得咎—而那個「咎」主要來自自己。這真是「莫非定律」的最佳實踐典範之一。

而一位引導者,對課程的個人期待該發展到何種程度?又該如何調適並拿捏「個人主觀動機」與「課程客觀帶領」之間的界線,找到可順利轉化成課堂動力與能量的平衡點?

謝謝秀珣,總在課程結束後約40分鐘的返家車程中,跟我分享她在課堂上的感受與觀察。在第一時間內聽到真實的回應,感覺特別鮮明而強烈,尤其如果反應的內容正好與自己不滿意的部份吻合時,心裡難免對自己開始進行一番檢討。

而,對自己習慣性立下的緊繃要求,與總先看自己做得「還不夠好」的部份,這些個人的習性與特質,在持續累積引導經驗的這條道路上,長期下來帶給我的究竟是「正加分」為多,還是負面的影響呢?

課程設計、引導方式與風格、劇場本身之形式與內涵、個人狀態...........,每一門課、每一次與成員的碰撞,均有太多面向值得檢視反思。但我想,摒除掉外在條件因素不談,真正的反思核心,應在於能否誠實面對自己的各種反應、心聲、決定、選擇?能否勇敢面對自己的真實狀態(而非「理想狀態」)?能否願意去看見自己所言所行背後的初衷?

總而言之,最大的功課,原來還是在於「跟自己相處與工作」。

「看見」自己需要勇氣,「接受」自己需要毅力,「轉化」自己需要決心。

在這條與「人」密切並行的民眾劇場實踐路上,我需要更接近自己,更勇於跟自己對話—不論那過程是否充滿刺痛與不堪。我真心相信,只有真正認識了自己,才有更多力量去面對週遭的事件與狀況。

「自己」永遠是最大、也是最首要的功課,雖然近來我的頭髮白了許多,我想我願意繼續去承受這個任務。

DSC_0109 拷貝.jpg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林梵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