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民眾劇場引發我對劇場/藝術文化活動與民眾的親近,進行省思。但在過程中,我也從自己的目光,看見韓國民眾劇場在發展上值得探討之處。

 

一、 「通俗化」的考驗

 

韓國民眾劇場的「通俗化」演出,常常伴隨「趣味」的元素與期待。「趣味」可以透過高明的手法,變成真正的「幽默」,即將「趣味」連結至故事議題的深層意涵,引發觀眾進行有意思的「笑」;但「趣味」也可能一不小心徒變成「搞笑」,觀眾被劇中一些浮淺的外在笑點逗弄,咧嘴笑完後什麼也沒留下。

 

「通俗化」的初衷在於親近民眾,作為全職專業的民眾劇場工作者,如何在「通俗」的外在風格與精神下,一方面成功傳達劇中的「正經議題」,二方面找尋內在劇場藝術層次的高明提升,引領出淺顯易懂卻耐人尋味的韻味—讓觀眾除了笑之外,還感受到值得反覆咀嚼的雋永—我想是韓國民眾劇場須不斷精煉的目標,也是對「民眾劇場」同時走在社會與藝術兩條路上,所須擔負的責任。

 

二、 現今民眾劇場與民眾、社會的關係?

 

短短三個月的拜訪中,我看到各團為了眼前的工作而汲汲忙碌—每天進出劇團排練、長途奔波至外地正式演出—與演出相關的行程佔了團務生活的絕大部份,但讓我疑惑的是,除了「演出」這件事之外,民眾劇團跟民眾的關係究竟建立在哪裡?

 

—劇本的產出來源—

 

這幾個民眾劇團所演出的故事,的確自人民生活與社會議題等面向出發。但根據幾個友人的陳述,故事靈感多來自報紙、電視、劇團成員自己感興趣之領域、或在路上聽來的聊天內容中等,而非來自第一線跟民眾的常態互動。

 

因生活裡的事件引發做戲的靈感,然後進行相關資料研究與編寫劇本、排練、演出,並無可厚非,也是個負責任的態度。但與我當初在書上讀到的「專心下鄉採擷農民劇的菁華,並和勞動民眾長久地共同生活。」,有相當大的預期落差。

 

也許,我光憑從書上讀來的若干年前韓國民眾劇場的狀態,滿心期待地看見他們與民眾緊密生活互動的過程,有點過於天真。但從韓國民眾劇場一路轟轟烈烈的發展脈絡望去,看見如今團隊們幾乎不再親身走到群眾中,透過與民眾共渡的真實生活,找尋文化運動的泉源,反而是關起門來從一個概念開始,一群人透過第二手資料的彙整與編製,製作一齣自認跟人民有關的戲劇演出,駑鈍如我,其實分不太清楚,這樣的產出過程與一般的劇團有何差別?

 

我一直以為,在「民眾劇場」的大面貌中,「演出」是一種媒介、是一層關卡,但不是全部。持續於第一線與各種面貌的民眾相處,從近距離經驗人民所感,然後透過劇場向更多人進行藝術性的傳達與發聲,讓「演出」成為呈現在第一線理解廣大群眾後的真實,才是民眾劇場的核心價值。

 

劇團如何不只是埋首於演出行程、將心力耗在演出的細節上,而記得抬頭檢視並省思團隊的經營方向,以及劇團跟社會的真實連結關係?有多久未跟民眾進行密切的真實互動?是否仍持續參與相關社群活動、或進行智性的進修與對話?在忙碌瑣碎的排練行程中,如何兼顧劇團在社會中發展的宏觀願景,我想是韓國民眾劇團發展三十幾年來,對於下階段定位所必經的修鍊。

 

也或許,經過數年來社會條件與價值觀的變化,該問的不是為何現在劇團不再積極與人群在一起,而是他們如何看待現今劇團為「民眾」而演的戲劇?是「幫」人民立場發聲,還是為了說說劇團自己想講的話?

 

—演出現場—

 

如果演出前的產製時期,不是劇團欲與民眾面對面的首選階段,那麼也許「演出現場」即為重要時機。可惜,在我當觀眾的過程中,看見劇團每每舟車勞頓抵達演出場地,只在演出的過程,與台下觀眾進行趣味性的互動連結;當演出結束,台下觀眾鼓鼓掌、台上演員忙徹台及再度奔波回家,雙方各自鳥獸散,沒有任何交集。

 

在目前韓國民眾劇團習慣受邀至各地節慶進行演出的生態中,台上台下的交會僅存在於各地散彈式的點狀演出場合。且演出因屬於節慶活動的一環,現場週遭難免洋溢節慶式的消費娛樂氛圍。在這樣的現場環境,若沒有舉行「演後座談」的習慣,可以想像劇團其實很難得知觀眾看戲的想法與感受。

 

倘若長期缺乏觀眾回饋真實意見的刺激與對話,做戲的一方是否會自溺觀點與盲點、或喪失面對真實意見的勇氣與謙遜,實有待觀察及警惕。

 

—工作坊—

 

在劇團忙碌的演出行程中,部份劇團持續在鄉間進行工作坊,算是演出之外與第一線民眾互動的少數機會。除了「DODO團」主要以應用劇場的遊戲與活動,作為工作坊主軸外,其他團隊主要透過藝術技藝的教學(打鼓、跳假面舞、演戲、雜耍),與民眾互動。

 

觀察各團的工作坊(除「DODO團」之外),我發覺部份劇團成員與學員的互動顯得生硬。也許是因為這些工作坊目的在於「教學」或「導戲」,預期達成目標明確,教學者容易只朝「任務」看,而看不到「人」的細膩層面,在互動上多為上對下的指導,而非更開放的提問與回答。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林梵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